
找尋屬於您的石川縣
技藝、精煉與傳統:石川的工藝之美
石川縣豐富多元的工藝與美術史,可追溯至江戶時代 (1603-1867),當時由家財萬貫的前田家負責治理。由於昔日的幕府將軍,相當忌憚日本各地坐擁龐大家產的藩主,生怕他們威脅到自身權位。因此,前田家為了讓幕府將軍放心,便決定不以積蓄錢財為樂,而是將大筆資產投注在藝術發展上。
前田家建設了許多工坊,廣邀日本各地的專業匠人來此大展長才。他們還特別設立了行政機構,專門贊助才華洋溢的工匠,其中有些人除了獲得經濟援助,還能在金澤城的城區內擁有自己的工作室。
除了能樂劇場和茶道文化蓬勃發展,此外還有諸如金箔、大樋燒、九谷燒瓷器,以及加賀友禪絲綢印染等諸多專門技藝,都在傳統基礎之上更進一步發展、茁壯。如今,若要親身體驗石川縣多彩多姿的藝術文化,機會不勝枚舉。
金箔


日本的金箔有 99% 以上產自金澤。
金箔的製作,得先花上好幾個月,必需先製作出專門放置金箔的特殊用紙。接著,工匠會將白銀、黃銅和純金一起熔製成合金,然後置放於紙張之間,反覆捆緊與敲打,最終完成厚度僅有千分之一公釐的金箔。
歡迎前往 金澤安江金箔工藝館,深入了解金箔文化。並可在提供金箔體驗的商店,嘗試以金箔裝飾珠寶盒、明信片或筷子。
據傳金箔製作源自金澤,是由於當時的初代藩主前田利家 (1537-1599),下令為麾下武將打造鑲金長矛;在過往的歷史上,金箔大多見於奢華宅邸和寺廟建築,以及用來裝飾佛教祭壇和石川縣的其他工藝品。如今,從裝飾華美的漆器到化妝品,金箔廣泛運用在各種產品中。另外也有食用金箔(儘管毫無味道),金光閃閃的霜淇淋尤其受到各國遊客喜愛。
九谷燒瓷器


九谷燒為石川縣在地的瓷器工藝,首見於1600年代中期,瓷窯則設置於現今的加賀市。
儘管其用色鮮明且設計大膽,因而廣為人知,但九谷燒並不侷限於單一特有樣式。初版樣式製作於 1600年代中期至 1730 年間,以兩款獨特配色構成的自然圖案為主:即青手(以深綠色、黃色、深藍色和紫色作搭配)和五彩手(以紅色、綠色、紫色、深藍色和黃色作搭配)。到了 1800年代,九谷燒以紅色釉料繪製精細繁複的圖案,發展出名為赤繪的新版樣式。之後,隨著出口市場越來越受重視,為了讓九谷燒站穩一席之地,赤繪樣式加入了金色塗料。直到現今的九谷燒,大多都以顯眼的現代化設計為主。
石川縣九谷燒美術館介紹九谷燒瓷器的歷史,並展示了許多知名作品。九谷陶藝村也有展示一些遠近馳名的陶瓷創作。九谷燒窯跡展示館則展示 1824 年建成的瓷窯,當初為了復興沉寂近百年的九谷燒,該瓷窯功不可沒。訪客可以體驗用九谷燒技法繪製瓷器,然後送入館內瓷窯燒製。
輪島塗漆器



位於能登半島的輪島市,其漆器製作的歷史已有五個多世紀,不但耐用而且外觀精美,評價甚高。如今在這座小小城市中,開設了將近 500 間漆器工坊。
漆器製成的碗、盤、筷子和各式餐具,曾是餐桌上的日常用品,其傳統樣式、全天然的素材,以及卓越超群的耐用程度,至今仍讓人視為文化瑰寶。輪島塗之所以特別堅固,乃因底層塗漆混合在地的矽藻土,並且覆上布料加以強化,成品可擺上數百年,有些古老的漆器至今仍保持著極佳狀態。
一件輪島塗,可能需要六個月到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才能製作完成。每件漆器都從木製基底開始製作:先塗上底漆,再反覆打磨與上漆數次,最後通常會刻上精美圖案,並鑲入金銀花紋作裝飾。
輪島塗會館展示輪島塗漆器創作,以及當地工匠收集來的各種製作工具。歡迎前往輪島工房長屋,更進一步欣賞漆器之美,訪客可在此和工匠面對面、觀察他們的製作過程,並可自行塗漆,帶回家作紀念。
山中漆器


山中溫泉的漆器特色是採用先進的車床和烘乾技術以防止變形所製成的漆器。這種風格通過漆料顯示出木質紋路。由於這裡大多以車床製作為主,所以木碗和杯子通常會送到如輪島等其他地方,進行不同風格的上漆。 每一件作品的創作都需經過專業技師執行的許多步驟; 單個項目可能需要四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這項工藝的歷史將近 500 年,當時工匠在山中溫泉附近尋求充足的木材資源,隨後開始研發運用車床製作木製餐具,以及茶道用具的新技術。隨著溫泉度假勝地在江戶時代 (1603-1867) 蓬勃發展,山中漆器也因而成為廣受歡迎的伴手禮。
訪客可在山中漆器傳統產業會館欣賞工匠的製作過程,參觀山中漆器的展覽,以及購買碗、杯子和其他周邊商品。山中溫泉有些店家開放讓訪客體驗車床操作,或上漆製作自己的作品。
大樋燒



大樋燒為大樋家的家傳技藝,代代傳承了將近 350 年。原先為茶道專用的茶具,以簡樸的外觀和琥珀色的釉彩而聞名。茶碗皆以手工捏製,並無使用轉盤輔助成型。
現今的大樋燒依舊使用初代大樋長左衛門 (1630-1712) 的製作技法:以手工雕塑外型,並個別以低溫烘製。這項技藝,包括手工製作的器具,甚至「大樋長左衛門」的名號,都是一代傳一代,至今已傳承至十一代大樋長左衛門。
大樋美術館原先為大樋家宅邸旁邊的傳統武士家屋。館內展示十一代以來大樋家傳人的所有作品,以及家族本身的藝術蒐藏品。訪客可以造訪藝廊茶室,並用大樋燒的茶碗品嚐抹茶。
於 1666 年,五代藩主前田綱紀 (1643-1724) 邀請茶道世家裏千家的傳人,即仙叟宗室 (1622-1697) 前來金澤宣揚茶道文化。仙叟氏當時帶了一位名為長左衛門的陶藝匠人一同前往。該名匠人曾在京都頗負盛名的樂燒工坊受訓。長左衛門於是在金澤附近的大樋村尋得陶土,以此製作茶碗,從此他的名號成為這項工藝品的官方稱呼,並且代代傳承至今。